|
|
氣相色譜(GC)與液相色譜(LC)各有什么特點? |
雙擊自動滾屏 |
發布者:河南儀器信息網--鄭州寶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:2025/2/11 閱讀:218889次 |
|
氣相色譜(GC)與液相色譜(LC)的比較
氣相色譜和液相色譜相比各有什么特點呢?讓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察:
一、流動相 GC用氣體作流動相,又叫載氣。常用的載氣有氦氣、氮氣和氫氣。與LC相比,GC流動相的種類少,可選擇范圍小,載氣的主要作用是將樣品帶入GC系統進行分離,其本身對分離結果的影響有限。而在LC中,流動相種類多,且對分離結果的貢獻大。換一個角度看,GC的操作參數優化相對LC要簡單一些。此外,GC載氣的成本要低于LC流動相的成本。
二、固定相 因為GC的載氣種類相對少,故其分離選擇性主要通過不同的固定相來改變,尤其在填充柱GC中,固定相常由載體和涂敷在其表面的固定液組成,這對分離有決定性的影響,所以,導致了種類繁多的GC固定相的開發研究。迄今已有數百種GC固定相可供我們選擇使用,但常用的LC固定相也就十幾種。故LC在大程度上要靠選用不同的流動相來改變分離選擇性。當然,毛細管GC常用的固定相也不過十幾種。在實際分析中,GC一般是選用一種載氣,然后通過改變色譜柱(即固定相)以及操作參數(柱溫和載氣流速等)來優化分離,而LC則往往是選定色譜柱后,通過改變流動相的種類和組成以及操作參數(柱溫和流動相流速等)來優化分離。
三、分析對象 GC所能直接分離的樣品是可揮發且熱穩定的,沸點一般不超過500℃。據有關資料統計,在已知的化合物中,有20%~25%可用GC直接分析,其余原則上均可用LC分析。也就是說GC的分析對象遠沒有LC多。需要指出的是,有些雖然不能用GC直接分析的樣品,通過特殊的進樣技術,如頂空進樣和裂解進樣,也可用GC間接分析。比如高分子材料的裂解色譜就是如此。這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GC分析對象的范圍。此外,GC比LC更適合于氣體的分析。
四、檢測技術 GC常用的檢測技術有多種,比如熱導檢測器(TCD)、火焰離子化檢測器(FID)、電子俘獲檢測器(ECD)、氮磷檢測器(NPD)等,其中FID對大部分有機化合物均有響應,且靈敏度相當高,小檢測限可達納克級。而在LC中尚無通用性這么好的高靈敏度檢測器。商品LC儀器常配的也就是紫外-可見光吸收檢測器(UV-Vis)和示差折光檢測器(RI)。前者的通用性遠不及GC中的FID,后者的靈敏度又較低,且不適于梯度洗脫。當然,不論GC還是LC,都有一些高靈敏度的選擇性檢測器,GC有ECD和NPD等,LC有熒光和電化學檢測器。較為理想的檢測器應該首推MS,但在這一點上,GC目前要優于LC。因為GC流動相的特點,它與MS的在線聯用已不存在任何問題,特別是毛細管GC與MS的聯用已成為常規分析方法。而LC與MS的聯用就受到了流動相的限制。雖然目前已有多種接口,如離子束、熱噴霧、電噴霧等,但流動相的選擇還是受到明顯的限制。
五、制備分離 在新的產品的研究開發過程中,或在未知物的定性鑒定工作中,常需要收集色譜分離后的組分作進一步分析,而某些高的純度的生化試劑則是直接用色譜分離來制備的。就這一點而言,GC在原理上應該是有優勢的,因為收集餾分后載氣很容易除去。然而,由于GC的柱容量遠不及LC,如果用GC作制備,那是相當費時的。因此,制備GC的實用價值有限。制備LC則有廣泛的應用。
|
|
|
|
|